> 中国新闻 >

智选科技:借AI for Science新范式,开拓药物设计新可能

2025-07-11 19:17 来源:综合

2025年7月1日,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河南省脑靶向生物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内,一场跨学科研讨热烈开展。研究生孙政豪站在屏幕前,指着“分子图特征提取器MGCN模型”,向团队成员讲解算法原理——这是“智选科技”团队探索AI制药新范式的日常,他们正以青春智慧,重塑传统药物研发流程 。

图一 孙政豪讲解分子图特征提取模型

萌芽:当生物思维遇见AI算法

“传统药物筛选像在大海捞针,AI或许能造‘指南针’。”在一次实验室头脑风暴中,孙政豪指着《自然·药物发现》上的行业数据图表说道。面对研发周期长达10年、成功率不足10%的行业痛点,团队在导师汪欣“用技术解决真问题”的建议下,一头扎进生物信息学与深度学习的交叉领域。实验室里,他们调试代码模拟分子对接,对比《药物化学》经典理论与算法输出结果;深夜的荧光屏前,映照着孙政豪优化模型参数、团队成员研讨数据的专注面庞 。

图2 孙政豪操作电脑演示代码,团队围站研讨算法逻辑

攻坚:从模型架构到算力支撑

“模型跑通的关键,藏在这些线路里。” 专注调试服务器的团队成员,轻拨设备连接线,为AI筛选系统搭建算力底座。在算法攻坚的日夜中,他们既要打磨分子对接模型,又要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—— 让代码 “跑” 得动、数据 “算” 得准,为缩短药物研发周期筑牢技术根基,默默推动着AI制药从理论向实践落地 。

图3 团队成员调试实验室服务器,保障AI模型运算资源

展望:青春合力,锚定智慧制药新航向

镜头定格时,实验服上的褶皱藏着调试代码的深夜,镜片后的目光映着分子模型的光影。这张实验室门前的合影,凝萃着“智选科技”团队从“零散摸索”到“协同破局”的蜕变:算法推导时,有人咬笔演算;服务器旁,有人守到凌晨;路演前夜,围坐修改PPT的争论里,藏着共同执着。

从算法工程师到实验操作员,从数据分析师到项目宣讲人,不同分工的青年,在“AI赋能药物设计”的目标下拧成一股绳。实验室牌匾沉默见证:他们把论文写在代码里、实验中,更让成果从校园流向药企中试基地,从实验台跃上创新创业赛场。

这群将“团结”刻进科研日常的年轻人,正以青春合力,在智慧制药赛道锚定航向——当AI算法与生物医药碰撞,当个体微光聚成炬火,属于新时代科研人的答案,正在实验室门前的身影里、在逐梦的脚步中,悄然生长。

图4 团队在实验室门前合影